看著台上的演員彎著腰鞠躬

觀眾們給予熱烈的掌聲

臉上堆著是滿滿的笑臉


我相信

這些掌聲絕對不是純粹為了捧場或做面子而給的

因為我感覺的到

那是發自內心的感動才有的掌聲


-------------------------------




小小的舞台

擺著一張紅色的桌子和兩個椅子

一片漆黑的觀眾席

讓還沒開演的舞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雖然規模不大

但那微暗的燈光和四周的氛圍

讓人覺得

他們是來真的


陽春型的劇場

反而拉近了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讓人覺得他們的故事

是真實的在你面前上演


我很想改掉我一個壞習慣

我一邊看著

一邊的評比


這是我看電影的壞習慣

自以為影評打著分數


但電影和舞台劇是不一樣的東西

沒辦法已看電影的角度去看它


舞台劇的重點是演員誇張的肢體語言和台詞

細膩的部分則是很難看到

尤其是當多個演員上台時

仔細觀察 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穫

前面演員再講話時

有些演員可能會躲在後面偷偷做著他們應該要發展的劇情

男女之間的關係 其實在前面就看的出來了





一篇好的文章

會有起承轉合這四個基本的架構


我認為起和承是最容易做到的

剛開始的鋪陳可以從劇情簡介裡就預料的到的


剛開始的笑點不會讓人覺得是刻意製造出來

而是輕鬆暇意的

起初我還擔心 這歌仔戲和現代劇的融合

會不會讓人不適應而昏昏欲睡

但一開場的歌仔戲顯然讓我鬆了口氣

他們幽默的把傳統的藝術現代化

像是幫操著台語的古裝人取了一個Rita的英文名子


這種衝擊性的笑點就足以讓我捧腹大笑了

更別題我隔壁的鄰居已笑到流眼淚了


在這些戲子去應徵時也有許多讓人拍案叫絕的笑料出來

看到一半時

不禁讓我好奇了起來

前面的劇情算是平順無冷場


轉和合他們該如何做出讓人意外又覺得好看的劇情呢

通常一篇文章或是一部電影

最好看的地方就在這裡



剛開始的不協調和不習慣

產生許多笑料也有許多摩擦

都是為了後面的劇情撲梗

在他們即將解散到後來發現對彼此的情感的重視

都不讓人覺得生硬

甚至有人入了戲

最後僑段前呼後應

飾演志凱導演的阿賢幫他們的故事命名

說出"誰來導戲"時

內心的感動不言而喻


不管是不是劇裡的夢想實現

還是現實的他們獨挑大樑完成了他們自己的夢想

都讓人覺得瑜悅開心





一部電影成不成功

只要看觀眾和演員們有沒有產生一種革命情感

會不會再他們難過時替他們擦眼淚

他們開心時內心也會替他們高興

這點 他們做到了


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劇情

但是他們做到讓人覺得不會很平常一般

雖然還是有些小小瑕疵

但是還是不影響今天看完整部戲的感覺




誰來導戲





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華森 的頭像
    華森

    迷上影

    華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