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jpg  

 

看完賽德克巴萊之後,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賽德克巴萊上映之後媒體影評國內外評價兩極,鬧得沸沸揚揚,肯定有隱情。

第一就是大陸媒體肯定放大我們缺失,政治因素上絕對施壓到底。第二魏德勝破釜沉舟、大刀闊斧的打造賽德克巴萊,在台灣影史上是第一人,不容有失,台灣掀起來一股愛國風氣,甚至出現偏差的價值觀,不支持就是不愛台灣,可惜的是,聰明人絕對不會以此做口號支持賽德克,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樣肯定出現反效果。

其實基於魏德勝對電影的執著和熱血,不說這些我也會去支持一下,但缺點還是得講一下。
從魏德聖說他不是想打造台灣版的''阿波卡獵逃''而是想往''硫磺島的英雄們''的方向走就有點端倪可發現,他是想忠實的呈現整個歷史,而不是呈現出阿波卡那樣的民族血性和精神。

其實這樣說也有點主觀,但開頭的獵山豬和族群鬥爭的味道與阿波卡獵逃天差地遠,阿波卡獵逃成功的原因在於一場獵山豬的行動和之後部落的慶祝就可以得知她們馬雅文化的精神和信仰,尤其阿波卡獵逃裡子承父業的精神和傳承,年輕的勇士他們台詞的張力我永遠記得,一樣是野蠻的文化,只需短短的幾十分鐘就可呈現整個瑪雅的民族性和觀眾的情緒連結了!!
很可惜的是賽德克巴萊沒有做到這點,以至於中年莫那魯道的出場挽救的有點吃緊。

魏德聖說了,他不想過於營造出民族的仇恨,只想忠實呈現賽德克的整個歷史,不需要過於營造仇日情結,這個我認同,但日本橋段平淡到可以跟賽德克的女性相比了!!
在這裡我可以舉幾個例子。''末代武士''裡的傳統武士社會也是父權主義,女性只能聽從,但''末代武士''裡有個小雪,足以交代女性地位的卑微,甚至連''阿波卡獵逃'',都只需要幾個沒有台詞的畫面就可以充分展現出當時的女性地位和韌性。''南京!南京!''雖有營造出仇日情結,但卻展現中國與日本的客觀三方,一個是日本人的可惡和大日本帝國主義的可悲,第二是肉在沾版上的難民,第三個是委曲求全卻夾縫求生的女性腳色,這三方足以客觀的分析當時的歷史局面,或許在仇日情結的民族性還是有過於渲染。
若魏德聖想要參考''硫磺島的英雄們''那真的是一個大手筆,可知道硫磺島的英雄們片長超長,而且還分成兩部電影,皆可獨立,說明了兩個國家在戰爭上的定位和民族性,或許還沒看完賽德克巴萊的下集還沒辦法這麼快就下定奪,沒看到最後不能妄下定論,但其實下集的核心部分我已大概猜到了。

上集在終於呈現歷史,前半段核心在於賽德克族的內部糾紛和信仰,日本幾乎只能扮演一個起火點的腳色,所以下集的核心肯定是在於鐵木瓦力斯的以蕃制蕃,這樣上集的鋪梗才有解釋。

講了這麼多到底賽德克好不好看,整體來講蠻有看頭,但卻缺少那麼點血性與靈性,莫那魯道的反抗之心有如大山堅石,但前面的情緒堆疊不夠以至於觀眾感受不到那堅決之心,但中年的莫那魯道非常具有靈性與血性,後面的祖靈傳承之靈性全部落在他身上,也算挽回了許多戲劇的張力。

最後我最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但只記得大概精隨:喝了我們釀的酒,就可以隨心所欲,喝個大醉吧。這句台詞足以呈現整個賽德克的樂觀精神。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